2018年7月1号,正值党的97岁生日,常州市实验初级中学党总支携全体党员赴周恩来故里淮安,开展了庆七一的党员主题活动。
一、寻伟人足迹 识先辈风度
镇淮楼畔浮云白,驸马巷前夕阳斜。在导游的带领下,常州市实验初级中学的各位党员来到了周恩来位于淮安市楚州区驸马巷7号的故居,这是一幢按原貌保留下来的晚清建筑。
走进故居大门,迎面就是一幅红底鎏金大字:学习周恩来同志的高尚品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江泽民的题词,是对周恩来同志的高度赞扬。每一个人怀着敬仰的心情继续参观,书房、出生房、堂屋、乳母房、邓颖超纪念馆……周总理的形象在大家脑海中逐渐鲜活起来。正如堂屋对面院墙上挂着的一块红匾所写——全党楷模,这是对周恩来一生的高度概括。
通过探访总理故居,党员们对周恩来同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二、访恩来纪念馆 重拾入党激情
沿着文渠向北不远处的淮安区桃花垠,坐落着周恩来纪念馆,我们继续前往纪念馆瞻仰参观。这座寄托着人们思念的纪念馆,由纪念岛、宽阔的水面和湖四周环形绿地组成。纪念岛上的主馆高26米,与南京中山陵、雨花台烈士纪念馆为同一等级高度。各位教师党员在主馆前拍照留念。
主馆大厅正中安放着周总理汉白玉坐姿塑像,左手抚膝,右手握卷,凝视着远方。阳光透过玻璃洒下来,柔和地照在塑像上。在塑像前,在袁鹏飞副书记的带领下,党员们举起右拳,再次郑重宣誓,激昂的宣誓声在馆内回响,回响在每一位党员的心中。
三、状元楼内悟古今
夕阳斜下,曲径通幽的石板路,还未来得及感受脚下的韵律,心就已经被两旁斑驳的古墙和飞翘檐角的老屋所吸引。经历两千余年历史的洗礼,积淀出如今模样的古镇河下,喧嚣与宁静都在青砖黛瓦的色彩里流淌,岁月在这里百转千回。沈坤状元府,便坐落在这里,党员活动继续。
沈坤状元府景区由明朝嘉靖年间淮安河下状元沈坤的老宅和寓园两部分组成。沈坤是自科举制度以来淮安历史上第一位状元、著名的抗倭英雄,与《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是同窗好友。游沈府,入寓园,品人生,赏花草流光溢彩,观奇山怪石嶙峋,叹百转坎坷人生 !
四、府衙楼前躬自醒
7月2号,党员团队来到了此次活动的最后一站——淮安府署,这也是江苏省廉政文化教育示范基地。淮安府署是全国仅存的两座府署之一,它与其前方的总督漕运部院、镇淮楼连为一体,成为国内最大的古代官衙景区。
迈入淮安府的大门,大堂雄居正中,单檐歇山顶,七间五进,乌柱黑瓦,平凡中透着一股威严。堂内高悬一红底金字巨匾,上书“忠爱”二字。淮安府衙署的布局分为东、中、西三条轴线,区域不同,功用不同,办公审案、审讯刑罚、宾客接待、家居生活,明朝之后的府衙生活展现在眼前。
走出署衙大门,耳旁仿佛还在响着惊堂木的拍击声,那是对贪官污吏的警告,也是对地痞无赖的申诉,院子中的两块石碑也许是有力的佐证,碑身上刻着:“越诉笞五十”“诬告加三等”。作为教师党员,见此情景,不禁反躬自省,常敲心中的警钟。
从大雨蓬勃始,至艳阳高照而归,两天的淮安之旅浸润了每一位党员的心田,每一位党员都将继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